By 辰民爸爸

22 9 月, 2022

青少年不是反叛!

最近接觸很多青少年家長的查詢,不約而同地說孩子與童年時的行為表現反差甚大,以前總會聽話,但現在不但不聽話,還會頂嘴爭辯,實在令人氣憤和傷心,究竟為甚麼兒童踏入青春期就會變成反叛,難道青少年真的是反叛期嗎?

要明白青少年是否反叛期,首先我們不能以片面的行為模式判斷,舉一個例子,當一個太太抱怨丈夫經常很晚才回家,太太面對丈夫時,不禁也會帶着一些負面情緒,丈夫能不能說太太就是一個壞脾氣的人?

答案是不能,因為太太表達負面情緒背後是有正面動機的,是希望得到丈夫的陪伴和關懷。

所以要明白青少年的行為動機,我們先由了解他們的心理需求開始,根據心理學家皮亞傑和艾爾肯的研究發現,青少年進入形式運作期(Formal operational thinking stage)後,青少年開始具備來省能力,他們會將自己和別人的觀點一同思考,從別人的看法來判斷自己的外表智力和人格,簡單來說青少年十分在乎別人對他的看法,所以當對方對青少年作出正面評價是,青少年也會以識英雄重英雄的心態面對,從而產生互相尊重的狀態,但萬一對方以負面的評價標籤青少年時,青少年也會以負面對待的方式來無視對方或挑戰對方,造成各執一詞的狀態,也是我們家長經常說的衝突和頂嘴,所以與青少年溝通是需要一套獨特迎合他們心理發展的模式。

分享其中一個有效溝通的方式,如果家長很希望孩子進步和提升,我們要學會戒掉一些令孩子不期然反感的話,例如,「你做得很好,不過⋯⋯」,把它改成「你已經做得很好,如果加上⋯⋯,就會變得更好。」

另外,根據心理學家艾里克森的研究發現,青少年期是步入成年人的最後關鍵期,意味着他要在青春期中學習如何成為成年人,當中需要具備的是「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之能力,而透過提升以上能力,青少年才能有效發展出正面身份認同。而不幸的是,青少年家長的育兒模式總希望孩子像兒童期般聽話,試問一個聽話的人又如何培育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另一方面,當孩子想透過自身能力解決問題,暫時不聽從父母的想法時,家長總以「不聽話」和「反叛」的負面標籤強加於孩子身上,造成青少年感到父母不理解他,長期下去,雙方的關係出現裂痕,關係不好了,父母說的話就算多有道理,結果也只是徒勞無功,因為青少年不會接受一個「不理解他」的想法。

所以作為父母,我們要以「分享經歷和經驗」替代「指令和命令」,而父母在分享經歷和經驗中,讓青少年體會到這只是一個參考和建議十分重要,只要讓青少年感覺良好,父母會發現青少年到最後也是運用你給予的建議和方法。這也是青少年常見的行為模式,「好爭辯,但由於缺乏經驗,過程中猶豫不決,最終採納父母給予的建議」。

其實與青少年溝通可以說是很難,但也可以是很容易,關鍵在於你願不願意了解他們多一點,不要再以我們覺得的方式看待他們,重新以正面的眼光欣賞他們,讓他們相信自己的身份和能力,他們就不是我們所說的反叛期,而是每個人也需要有的獨特性。

祝福大家正向常在

辰民爸爸

正向家長學院


想與辰民爸爸對話:

如有任何查詢,請按以下連結與我們聯絡:

關於我

大家好,我是辰民爸爸,我的人生曾曲折離奇,但心理學和我的太太拯救了我,所以我好希望透過我的經歷和心理學知識幫助每個家庭和成員重回正向人生,我從21歲開始教書,累積超過15年培訓經驗,超過1000個輔導個案分析,幫助超過180+學校和35000+家庭,在2015年正式加入由胡君孟先⽣成⽴的正向家⻑學院,以推動正向華⼈家⻑⽂化為⼰任,協助家⻑掌握⼼理學的知識,強化⾃身溝通能⼒,發揮潛能及建⽴⻑久⽽正⾯的⼼態,從而有效發揮對兒童丶家庭以至社會的愛。我們的學員遍佈全球,學院也是香港教育局和社會福利署認可家長教育課程和機構。如果你總是帶有負面情緒,經常為了教孩子教到好勞氣,夫妻關係又越來越差,總感到別人誤解你,我希望大家透過我們的課程幫助你重回正向快樂的人生。

辰民爸爸

{"email":"Email address invalid","url":"Website address invalid","required":"Required field missing"}

Title Goes Here


歡迎你繼續關注我們資訊和最新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