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辰民爸爸

19 12 月, 2022

孩子總是臨急抱拂腳嗎?

作為父母,我們總希望孩子未雨綢繆,多一點時間準備,不要等到Last minutes才行動,但為何我們有這期望,但現實總與期望不符?究竟臨急抱拂腳的行為模式是怎樣形成,又如何調整?

另外,也有很多家長分享,每當孩子學習,總是三催四請拖得就拖,究竟是甚麼原因導致他們在學習上產生拖延?

難道真的沒有方法提升動力減少拖延?

答案有,作為家長我們最基本需要掌握以下三大基礎重點:

1. 挫敗感令人卻步

孩子明知做事拖延的後果就是做不好和被責罵,但為何依然堅持,有否想過他們因為對結果成敗看得太重,已經忘記了過程中的學習經驗才是最寶貴,試想想掌握不了過程,又擔心未如理想的結果出現,最佳的應對方法是甚麼?就是按兵不動,所以當孩子享受不了過程,又不能在過程中獲取有價值的經驗,就會造成孩子拖延行為,問題是如何協助孩子在過程中學習;

2. 臨急抱佛腳也有正面驅動力

根據研究顯示,距離任務截止日期愈長,個人執行任務的動機就愈弱,所以能否設定合理時限十分重要,再者,自主及自尊感的強弱也會影響執行的動機,故此臨急抱拂腳也是一個自我保護的操作模式,問題是我們如何從中取得平衡,不被它的動機掌控,從而建立未雨綢繆和準備充足的價值觀;

3. 缺乏對提升動力減少拖延的方法認知

改變一個習慣是需要一個條理清晰的步驟和方法。何況拖延牽涉到大腦的運作,如何鞏固好行為需要運用外在和內在激勵,但問題是父母需要理解不同年齡階段的操作指引,因為稍一不慎會變成打罵和溺愛,反而令孩子變本加厲。

故此,辰民爸爸好希望各位家長明白引導孩子走出拖延漩渦,建立學習動力的心理狀態,從而提升學習效能,需要從認知大腦發展和培育正向品格為首要,讓孩子對所做的任務產生正面的體驗和感受,從外在的意義轉化成內在的動機,從而提升執行任務的趣味性和驅動力,這才能讓孩子真正走出拖延。

關於我

大家好,我是辰民爸爸,我的人生曾曲折離奇,但心理學和我的太太拯救了我,所以我好希望透過我的經歷和心理學知識幫助每個家庭和成員重回正向人生,我從21歲開始教書,累積超過15年培訓經驗,超過1000個輔導個案分析,幫助超過180+學校和35000+家庭,在2015年正式加入由胡君孟先⽣成⽴的正向家⻑學院,以推動正向華⼈家⻑⽂化為⼰任,協助家⻑掌握⼼理學的知識,強化⾃身溝通能⼒,發揮潛能及建⽴⻑久⽽正⾯的⼼態,從而有效發揮對兒童丶家庭以至社會的愛。我們的學員遍佈全球,學院也是香港教育局和社會福利署認可家長教育課程和機構。如果你總是帶有負面情緒,經常為了教孩子教到好勞氣,夫妻關係又越來越差,總感到別人誤解你,我希望大家透過我們的課程幫助你重回正向快樂的人生。

辰民爸爸

{"email":"Email address invalid","url":"Website address invalid","required":"Required field missing"}

Title Goes Here


歡迎你繼續關注我們資訊和最新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