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加WFH,很多家長與孩子鬧不停,其中一個原因就是「駁嘴」,今天和大家一起談討「孩子駁嘴」的真正成因! 「快點去做功課!」 「為什麼要快點,等一會做啦!」 「別說那麼多,叫你快點,就快點去做!」 「平時我叫你快點陪我玩,你又沒有快點!?」 這種一句頂一句,令到很多家長十分氣憤,長期下去彼此的怨氣越來越大,親子關係破裂,在家吵架一觸即發,但問題是,為何孩子非要與你駁嘴到底? 我們一起探索孩子駁嘴的真相,和家長的修正方法。 駁嘴,並不是你孩子的專利,而是每個人也會經歷的心理發展行為表徵 根據心理學的研究顯示,孩子的成長從幼兒期的自我意識(人稱:2-3歲的Trouble 2階段,句句No No No,叫他行東,他偏行西)到兒童期的自我肯定(6-12歲的需要別人的鼓勵,更喜歡表現自己某方面的能力),之後到很多家長最怕的青春期,也是孩子的身份認同(自尊心強,愛打扮,不容易接受建議),你會發現他們是在成長中,正在經歷自己如何變成一個獨立的個體,並了解世界的運作,但問題是如果家長在過程中不明其因進行過多的干預,這反而會影響他們的自我認識,阻礙他們的獨立思考,建立不了健全的自我形象,他們就會以自我防衛的方式捍衛他們的心理發展需要,其中一個方式就是「駁嘴」。 所以,孩子的駁嘴並不是真正所謂的叛逆,他們只是按自己的內心需求,發展一個具備能力的自己。 德國心理學家曾經做過研究,把幼稚園階段的孩子分成兩組,一組很喜歡駁嘴,另一組就是家長的聽話寶寶,一直追蹤他們到青春期,結果發現,喜歡駁嘴的孩子,超過80%不僅意志堅定有主見,甚至具備更好的分析能力和叛斷能力,另一邊廂,74%的聽話寶寶在平日無法完全獨立承擔責任,更會遇到決定困難。 ...
Blog
Discover our recent posts